4月24日上午,市文物局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組織開展古建筑消防應急滅火演練,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劉洪昌出席活動并講話。市應急局相關處室主要負責同志赴現場觀摩指導,應急事務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及專家對演練過程進行了評估打分。
此次演練由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承辦,東城區消防救援支隊、安定門街道辦事處、120指揮中心派員參與。演練結合文物保護實際重點隱患,模擬周邊居民用火不善,大風將火星刮入館內,引起辟雍殿大火,并蔓延至科舉展,有向館外周邊蔓延的風險,全館啟動一級響應。通過演練,進一步檢驗了相關預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,磨合了系統內部、消防部門及屬地街道在應急救援中的響應機制,鍛煉了人員隊伍和裝備技術,達到了預期目的。
演練結束后,召開了總結交流會,評估專家和與會人員進行了點評,指出演練緊貼當前我市應急管理大的形勢和中心工作,是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好、傳承好、利用好文物資源指示要求的具體實踐,也是日常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展示。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特點:一是領導重視。市文物局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演練,全程參與組織籌劃、桌面推演和預演工作,組織多次研討交流,制定了詳實、規范的方案計劃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。二是準備充分。演練的策劃和籌備緊貼文物保護和場館實際,以“外火內侵、內火外溢”的情景構建為引導,設計了火災報警、人員疏散、消防滅火、文物保護、醫療救援、輿情引導等全鏈條的內容,在文本的編制與情景的模擬上做了大量工作。三是演練順暢。演練過程中,預案啟動及時準確,各環節銜接緊密,有序開展。各參演部門和人員響應迅速,指令清晰明確,措施科學合理。各應急救援隊伍緊張有序、協同聯動、配合默契,體現了較高的實戰水平。
同時,建議各參演單位,一是扎實做好復盤總結,加強宣傳,充分發揮此次演練的示范引領作用,為文物系統的相關演練提供模式參考。二是進一步細化場景想定,聚焦實戰,結合實際處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一步優化,提升演練質效。